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
【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①】
开栏的话
海外招商争先恐后、工业企业加班加点、投资兴业你追我赶……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持续优化,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已积极行动起来,争分夺秒,要将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我们坚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有超大规模市场需求优势,有产业体系配套完善的供给优势,更重要的是,有党的坚强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勇毅拼搏,我们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听,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吹响了振奋人心的号角!
从今天起,光明日报开设《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专栏,讲述各地区各行业克服困难、积极作为、开拓创新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中国人民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和中国经济生气蓬勃的活力!
山东:千方百计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你们的技改奖补通过审批,已经公示,70万元资金很快就能到位。”12月5日,走访完企业回到办公室,山东省临清市潘庄镇党委委员王鑫看到网上“2022年技术改造设备奖补资金项目”公示的消息,立刻拨通蓝宇轴承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广福的电话。
“缺了金融活水,企业提档升级就是一句空话。”王鑫说,在一次例行走访调研中,蓝宇的林广福提出二期项目建设资金筹措有点困难。王鑫马上联系市工信局、金融办、银行等相关部门,为企业协调申请设备购置贴息贷款。仅用了一个月,蓝宇便申请到2家银行700多万元贷款。补贴后,利息只需缴纳一半,直接节省资金40余万元。企业用这笔资金购置了49台检测仪器、磨床、合套仪等设备用于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占地9800平方米的现代化车间已在建设中。
山东强化要素省级统筹,精准高效做好要素供给保障,制定重大项目谋划领域指引,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强化要素保障创新,不断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千方百计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类要素支撑作用。
近日,在山东乐陵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内,总投资100亿元的齐鲁制药乐陵医药产业园二期项目正在试生产;今年投资2.2亿元新上马的山东安舜高端药物研发生产项目封顶,计划2022年底建成年产100千克核酸类药物生产线,填补我国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化中的空白地带……“经济的稳中有进,离不开企业的自身创新,更离不开政府服务和政策护航。受益于乐陵的改革创新和首席官服务,我们一期项目建设用了15个月,二期项目用了10个月,今年新上的项目只用了6个月,这样的速度给了我们很大信心。”乐陵市安舜制药相关负责人范长莹说。
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正上演一场引进大项目的赶超好戏。从聚焦五大主导产业,到抢先布局“三航”产业,再到突破“三绿”产业,该区“招大引强”“求速求质”的步伐步履不停,今年新区累计落户重点项目100多个,总投资突破千亿元,签约项目数量、质量、体量均位居全市第一。
在沂蒙老区,临沂费县坚定做好经济工作信心,全力以赴稳经济、促增长,县域经济运行平稳向好,被评为全省12个、全市唯一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他们建立重点项目督导联系工作机制,实行精准帮扶、强化服务,集中力量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推进重点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力争完成今年工作目标任务。
山东各市还积极组织“助企稳单”“海外抢单”活动,为稳经济促发展再添一把火。目前淄博市高青县党政领导带领企业“南征北战”的助企稳单大走访正在全面进行。济南市首批赶赴新加坡招商团已启程,本月下旬还将分别到日本、韩国和欧洲等地开展贸易洽谈活动。日照市全面梳理全市企业外经贸活动的计划和需求,排出单子,搞好发动组织、优化服务,帮助企业“出海”抢订单、拓市场、抓商机。
“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接下来,我们将凝心聚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帮助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促进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山东省省长周乃翔说。
辽宁:实干交出新答卷
光明日报记者 刘勇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青坡
12月17日,营口港外,晴空万里。随着汽笛的一声鸣响,国内最大的内贸集装箱船“中谷福州”轮在辽港集团营口港首航。该轮作为首条在营口港正式运营的1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刷新了营口港内贸最大单船吨位纪录。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同日,辽宁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会议强调,充分发挥投资、消费、出口的拉动作用,着力扩大有效投资,谋划储备推进一批高质量项目。
“这次上海之行,我们不仅更加了解市场动向,还先后与8家知名企业、产业链头部企业洽谈合作项目,收获颇丰!”刚从上海招商归来的沈阳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促进办公室团队负责人李春红,忙着对洽谈成果布置落实。“现在要趁热打铁。洽谈时多家企业希望近期到沈阳实地考察,我们要着手安排各项准备工作,加快推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地。”李春红说。
以实干展现新作为,靠实干交出新答卷。据了解,从现在起至明年3月,沈阳将广泛开展冬季大招商专项行动,50多个团组将在近期分赴奥地利、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国内一些重点城市开展精准招商活动,从宏观政策、短板弱项、产业链条中找项目、谋项目,为明年经济发展起好步、开好头奠定基础。
广东:只争朝夕促发展
光明日报记者 吴春燕 唐一歌
12月15日,广东对外宣布,粤港澳三地政府将在广州南沙高规格召开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届时将有来自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超300家境外企业参加;16日,粤港澳三地将在珠海市联合举办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大会的消息公布;17日,来自家居建材、智能家电、纺织服装等领域的150多家广东省外贸企业负责人共计270人,搭乘南方航空“粤贸全球”包机从广州飞抵迪拜,参加第十三届中国(阿联酋)贸易博览会。据悉,这是今年国内最大的包机参展团。
稍早之前的10月、11月,广东商务部门已组织2架“粤贸全球”包机,运送239名相关企业负责人赴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参展,企业个个满载而归。11月中旬正是广州疫情防控的关键当口,赴新加坡参展团的成员曾担心,疫情之下还能如期成行吗?当时,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回复“风雨无阻”。他表示,一是中央一再要求“双统筹、双胜利”“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二是广东落实中央精神多措并举稳外贸,三是企业有迫切需要。有了这三条,还犹豫啥?
“粤贸全球”品牌工程是广东“贸易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之一,每年举办逾百场线上线下展会,引导外贸企业积极参展。据介绍,明年广东还将在欧洲、东南亚、南亚等国际市场举办“粤贸全球”展会超100场,带动1万家企业出海抢抓订单。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敢闯敢试”闻名遐迩的广东进一步打出强信心、促发展“组合拳”,全省上下呈现出一派只争朝夕的火热景象。
河南:想民企之所想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免了这200万元保证金,咱干劲更足了,一定把钱用在刀刃上!”12月17日,刚放下电话的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畅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玉树兴奋异常,他说,公司前期中标的项目资金投入比较大,拥有稳定的现金流是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底气。这次获得减免履约保证金的支持,极大减轻了企业负担,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有效资金用在项目建设的刀刃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河南以“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的时不我待思想,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出台政策,引领扶持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新郑市结合实际出台《新郑市稳经济促增长政策措施30条》,严格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企业税费减征等系列优惠政策,切实用真金白银解企业燃眉之急。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全面落实用水、用电、用气“欠费不停供”政策,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免收3个月房租、减半收取12个月房租。
18日,平顶山市商务局外贸科科长王斐说,该市商务部门在年底窗口期对各县(市、区)及重点企业进出口动态及时掌握,从开拓市场、加大融资等8个方面助力外贸企业发展壮大,落实各类稳外贸优惠措施,以政策红利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振信心。
目前,河南各地八仙过海,纷纷行动起来:郑州市不少市场接力行动,为商户减免房租,帮他们尽快复工复产;焦作市建立政企“亲清面对面”长效服务机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营造良好助企惠企氛围……隆冬时节的中原大地,助企纾困的政策持续发力,保市场主体、护民营经济。
近年来,民营企业贡献了河南省五成以上的生产总值、近九成的税收收入和八成以上的新增就业;截至12月8日,河南市场主体总量首次达“1000万+”,其中个体工商户占比近七成,带动近3000万人就业。民营经济成为河南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创新转型的中坚力量,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19日 01版)
战地记者讲故事|梅常伟:风吹铁甲寒******
■梅常伟
记者心语:为了胜利的冲锋,是军人写给祖国的诗。
插图:唐建平
夜越来越深,外面的风更猛了。紊乱的气流时不时横冲直撞。战车载员舱内,战士们怀抱着枪,立起迷彩大衣的毛领子,一个紧挨一个挤坐在一起。嘴里呼出的热气映着灯光腾起来,旋即在冰冷坚硬的战车顶部消失。
“居然真能哈气成冰!”一名列兵试探着伸出手在车顶轻轻抠了几下,白色粉末状冰晶便掉下来。他生在南方,长在南方,读书在南方,当兵也在南方,这是他人生第一次在冬天来到祖国的北方,第一次踏上这片蒙古语中意为“心脏”的塞外草原。尽管他们通常被人们誉为“三栖精兵”,但此番由粤西千里北上,不管是这位列兵还是海军陆战队某旅,面临的挑战都异常严峻。恶劣的天气、陌生的环境、未知的任务等,更不要说对手是在全军素有“草原狼”盛名的蓝军部队了。
双方交上手是在此前一晚午夜时分,大风还没刮起来。天朗无月,星垂野阔,奔波转战一天的战士们在战车旁就地支起帐篷,和衣钻进防寒睡袋,很快沉沉进入梦乡。营指挥所内灯还亮着,营长和几位参谋正在完善第二天的兵力行动计划。连长察看完哨兵点位和各作战单元野营情况,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枯草与沙土间杂的地面上,时不时抬起头望向漫天星斗。
“各连……”电台突然发出动静,大家心里一紧:蓝军来了。果不其然,一小股侦察兵七拐八绕躲过重重警戒兵力,摸进红方一个营指挥所。红方反应也很快,立刻包抄过来,结结实实还给蓝方一记重拳。
后半夜的觉没人能睡踏实,大自然也开始排兵布阵。每一根草都被摁倒在地,沙土被卷到空中,碎石被撵着乱跑,人被顶得寸步难行。寒风擂鼓般隆隆卷过运输车的帆布顶篷,然后透过车体上的缝隙钻进来,声音像吹哨一般尖厉。水洒在地上,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结出冰凌。
风吹铁甲寒。气象数据显示,当天最大风力8级,最低气温零下20摄氏度。
从黎明直至日暮,战士们马不停蹄地东奔西突,与蓝方针锋相对、亮剑拆招,各型战车碾出车辙,或窄或宽、或直或弯,纵横交错、暗藏兵锋,直到在数百平方公里草原排开凛凛军阵、布下重重棋局。脚冻麻了就跺跺,手冻木了就捂捂,脸冻红了就搓搓,每个人心里都绷着一根弦、燃着一团火、努着一股劲儿,誓与这塞北的寒、草原的兵一决高下。
凌晨3时许,战车集结列阵,发动机的强劲咆哮汇成冲锋号角,大地为之颤动。“即将抵达前沿,做好战斗准备!”战士们脱去大衣,露出战斗着装,相互检查装具。“抵达作战地域,载员下车作战!”列兵打开尾部舱门,一股寒风涌进来。奔跑,向着敌人的方向;跃进,迎着密集的枪炮;“嗒嗒”声、“嘭嘭”声、“呼呼”声、“咝咝”声此起彼伏,俨然天地间一场宏大的交响。
历时约两个小时,天近拂晓,演习告一段落。战士们鱼贯返回战车,坐定后不约而同把两只手叠拢上来,接住用嘴哈出的热气,口鼻四周的防寒面罩结着一层白色霜花。“我们把蓝军打败了。”他们的声音在颤抖,牙齿不受控制地磕出声响,那是身体对低温做出的本能反应。
那一天,是在11月。
很多年前的一个11月,我们的前辈俯卧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直至受冻牺牲仍保持战斗队形和冲锋姿态,在人类战争史上留下赫赫威名:冰雕连。
长津湖,朱日和。中国军人,热血如昨。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